据《文汇报》记者李鹏飞报道,《当代作家评论》和《佛山文艺》从去年1月份起联合发起了“在20年当代文学中寻找大师”的活动,人们对此褒贬不一。去年两刊约请一些中青年评论家,共评点了19位知名小说家,活动在今年上半年似乎偃旗息鼓了。但日前传出消息,寻找活动再次燃起“烽烟”,《当代作家评论》编辑部明确表示将继续寻找诗歌、散文等方面的“大师”,并将把它作为常设栏目开展下去。此事引起了一些文学界人士的关注和议论。
有人认为,“大师”不是隐没在荒林中的珍禽异兽,非“寻找”所能得,继续寻找未必有多大意义。
对此,《当代作家评论》副主编林建法说,这里有点误解,他们已经评点了19位作家,但并不意味着他们都是“大师”。能不能找到“大师”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“寻找”这一动作本身。用“大师”标准来衡量当下作家,看看有没有人达到或接近这个标准。由充满活力的中青年批评家对自己感兴趣的作家进行评点,寻找他们没有能够成为“大师”的原因,更多的是批评,而不是褒扬,乃至吹捧,所以继续寻找就很有必要。
华东师大副教授吴俊认为,当代作家中还没有“大师”,距离“大师”还存在差距。既然没有“大师”,那继续寻找还有意义吗?他认为仍然有。吴俊说,被评点和没被评点的作家,都很难对此说些什么,他们的角色很尴尬,但不管怎么说,大多数作家很在乎批评家对自己的评点,会在心里揣度自己的差距。